“困难是常态。” “信心比学习本身更重要。”
“做一件事比想一百件事实在。”
每一位进入环境专业的学子,都会在入学之初的师生见面会上,见到一位谈吐不凡、蔼然可亲的老师,聆听他对大学学习的真知灼见。“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正是他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实写照。
他就是环工学院副教授、实验室中心主任、安徽师范大学优秀教学奖获得者陶海升老师。陶老师扎根师大二十余载,秉承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精神,教书育人,潜心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爱与责任。
课堂讲授,突破难点潜心治教
陶海升老师承担环境专业《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和《流体力学》等课程教学工作。《工程制图》是环境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该门课程具有内容多、实践性强、记忆量大,对学生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高等特点。针对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理解难等问题,陶老师不断进行计算机模拟和实践摸索,并将之融入实际教学中,最终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模式。通过实物模型,视频观摩,立体解析,课堂训练等一系列教学手法,让原本抽象复杂的工程制图“活”了起来,学生的眼中枯燥的线条、晦涩的知识点变成了可观可感的物件,构筑成工程制图这座雄伟的大厦。
教学中的睿智变通,并不意味着要求上的放松。陶老师对学生始终持着一丝不苟而不失宽容的严谨态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举一反三,获得真知,学以致用,感受到课程本身的魅力。
悉心指导,助力学生专业发展
了解陶海升老师的人都知道,他的实验室里本科生占多数,他们在陶老师的帮助下积累着学习经验,挖掘自己的潜能,走进科学研究的“殿堂”。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陶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团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完成实用新型技术设计专利二十余项。
每周,陶老师都会召集实验室成员召开课题组讨论会,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与学生分享交流,并在交流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影响。除此之外,陶老师还会带领学生深入工厂调研,到学科应用一线进行实践。他深信,肯做肯实干才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
良师益友,点亮学生前行道路
一些学生在进入环境专业之初,对专业认识有许多困惑,陶老师便耐心地向学生介绍专业内容、发展前景、社会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等,对学生进行专业志向教育。一些学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深感专业学习艰深,科研成果不易,陶老师便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唯有坚持才是科研的唯一途径。
“多干事、少说话、别抱怨”是陶老师常对学生们说的一句话,无论何时何地,陶老师总是鼓舞学生,只要有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与此同时,陶老师还会帮助同学们解决生活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他的办公室、实验室大门常向学生打开。
榜样示范,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关于大学学习什么,陶老师认为,只会专业课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培养一个文艺爱好,精通一项运动,你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而与众不同。
陶老师闲暇时喜爱吹洞箫、打太极拳、酿果酒、烹美食等, “我很平凡,但不平庸!”他以自身为例向每一个学生诠释了这句话的意义。在学校里,他是好师长;在家里,他是好父亲、好丈夫。会生活,也会工作。同学们在陶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合理分配学习和生活时间,并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挑战。
“好课堂、好老师”,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理解,绝不拘泥于某个定义法则。“好老师”可以是潜心教学、诲人不倦,也可以是默默付出,生活典范;“好课堂”可以是三尺讲台,也可以是更加广阔的天地。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陶海升老师对“好老师”,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理解,他也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同学们在大学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行动、学会表达。 “值得我们一生学习的榜样”,同学们朴实的话语表达了对陶老师的感激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