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betway唯一官方网站

南京农业大学赵方杰教授做客文津论坛

  发布日期:2016-05-09  浏览次数:

   

 

 

    5月6日下午2:30,文津论坛第十六讲在花津校区视频会议室精彩开讲,南京农业大学赵方杰教授作了题为“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学术报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共80多人聆听了此次报告,报告由科研副院长杨如意主持。

 

    赵方杰教授从砷的毒性与功能、全球地下水的砷污染状况,以及砷的赋存形态导入,围绕“为何水稻比其它作物更容易积累砷?”的科学问题展开,从淹水土壤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水稻对砷的吸收与外排、以及微生物对砷形态的转化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水稻积累砷的生物学过程和机制。同时,作为一位农业科学家他结合已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从改良土壤性质和水分利用方式,开发功能性微生物,以及加施硅肥等方面对如何阻控水稻对砷的吸收与积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整场报告逻辑缜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如抽丝剥茧,展现了一名优秀科学家的深厚实力。

 

    报告结束后,环工学院师生与赵方杰进行了热烈的互动,赵方杰耐心细致地解答了师生提出的疑问,对国内外土壤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态作了深入分析,对国内近年来科研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强调交流可以获得新知和灵感,科学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本学期以来,环工学院高度重视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通过加强交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邀请了多位国内著名学者到学院讲学,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由科研处主办的文津论坛为学院搭建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必将对学院的科学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赵方杰,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导。1992年获英国Newcastle大学博士学位。1992至2012年任职英国洛桑研究所,先后任研究员、资深研究员。主要从事环境生物学与植物营养学研究,在植物重金属吸收与解毒的分子机制、生物修复、作物硫素和微量元素营养等方面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迄今已发表SCI论文200多篇,他引次数超过1.1万次,H-指数为60。主持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教育部“植物营养生物学”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现任中国土壤学会理事,2009年获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学研究理事会(BBSRC)个人成就奖(Individual Merit Award),现任《Plant and Soil》等国内外期刊领域编辑或编委。